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cctv新闻频道:《新闻1 1》应急包如何进入家庭

防灾、防火、急救,北京即将开售3200个“家庭应急包”。

声音来源

应急灯、救生的口哨、毛巾、湿纸巾,还有多功能的组合工具。

有没有“家庭应急包”?

这个还真没有。

那个没有。

这些好像没预备过。

没有。

23个单位参与,65名专家研制,一个小包裹正填补着国内多项标准空白。

大约几十个专家,他们共同把这样一套标准,成为了我们的企业标准。

然而面对繁杂的应急用品市场,面对尚在起步的家庭应急理念,应急包又该怎样推广。

意识和境界还没有达到这一步。

好像这方面的宣传很少。

晚上好,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《新闻1 1》。

如果我问您这样一个问题,您认为什么是家里面最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,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。那么即便有人说出来,他认为是家庭的这种无线的wifi,也不会有几个人说出,他认为家庭里面最重要的是“家庭应急包”。因为“家庭应急包”这个概念离很多中国人来说,的确是一个比较遥远比较陌生的概念。

那么今天我们就给您先看一下,什么是“家庭应急包”?“家庭应急包”里面都应该有什么?这是北京市家庭应急储备物资的一个应急包。我们来看一下,这里面首先要说的是这样的一个多功能的手电,因为在灾情发生的情况下,它不可能是发电,因此它是手摇发电。那么它可以打开是灯,另外一个它还可以是一个收音机,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报警的这么一个装置,它会发出这样的一种刺耳的声音,这个是这样的一个装置。还有就是一个多功能的这种工具,可以当锤子,可以当斧头,还可以当各种撬啊,这种工具。再有这就是一个当火灾发生的时候,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,可以保证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过滤,给你保证大概有几十分钟的自救的时间。这个是医疗用的自救包,里面是一些像棉花,还有一些其他的。这个是灭火毯,可以当火灾发生的时候,把火源切断。还有就是其他的一些东西,像哨子。还有这种膨胀毛巾,还有一些这个是湿巾,这就是一个基本的配备。

这样的一个应急包,到底是不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?另外在我们现在的家庭里面,到底有多少配备有这样的一个应急包呢?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关注一下。

家里有没有“家庭应急包”?

这还真没有。

那个没有。

那些好像没预备过。

没有。

您觉得备这些东西有没有必要?

应该有必要。

因为这是保我的命的。

应急包,到底对一个家庭有多大的意义,可能大部分的市民并不清楚。而北京市即将发售的“家庭应急包”就希望让民众能够对家庭应急方法和理念,有更多的认知。在这个应急包的使用手册上显示,包内共配置了7件物品。

电话采访

应急灯、救生的口哨、毛巾、湿纸巾,还有多功能的组合工具一套,面罩式的一个呼吸器,还有一个灭火毯,小型的一个医疗包。分了ABCD四款,最重的大约在4公斤,最轻的一款在两公斤多一些,就是一只手能快速地拎起来。

据了解,首批3200套“家庭应急包”,将在6个城区上百个网点开售。但具体价格仍在研究,预计将在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公布,此后将按月补货。

目前还要征询各方面的意见,北京市民政局选择产品的时候,会做一些考核和评估,所以价格目前还没有公布。

在昨天的一场发布会上,工作人员对应急包里的各种产品进行了演示。

手摇是可以发电的,它有多种的照明模式,可以强光弱光,然后这个灯头还可以伸缩,而且还可以这样一个旋转。

工作人员介绍,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,这种多功能应急灯就曾被送往灾区。而在今年云南鲁甸地震中,送往灾区的就是本次D类“应急包”中的多功能应急灯。

通过这样声光报警,在救灾的过程中减少人体呼喊,这样节省力气,能够让外界发现你。

这条灭火毯使用的是一种防火阻燃材料,能够阻抗450度的高温。假如遇到厨房失火,家中又没有灭火器的情况,灭火毯可以帮助人员从火灾环境下逃生。

在失火的状态下,我们披在身上,或者是围在身上,大约有半个小时的逃生时间。

对于刚刚接触“家庭应急包”的北京市民来说,这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。除了物品的配备,使用培训、应急演练等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
一些发达国家家庭都有,而我们这边不太普及。应该通过广播电视多辅导(民众)。

为此,北京市民政局表示,10月底,他们将开展社区居民演练培训活动,提高居民自救意识。

当我们了解了这“家庭应急包”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,以及人们对这应急包的认识之后,我们看两个调查。第一个我们今天做的调查,你家里面有没有这个应急包,你看没有的绝大多数占到了七成以上。而有,而且很全的只有4%,还有一些人是有但是不太全。那么相比较于这么多人没有的是,有同样多,甚至更多80%的人表示,对于即将上市的“家庭应急包”我很感兴趣,也许会购买;只有不多的人选择,因为用不上,以后再说。

那么面对这两个同样都比较多的数字,我们怎么去分析。接下去我们就连线这次推出“家庭应急包”的北京市民政局的李红兵副局长,李局长您怎么看待这两个数字,一方面有七成多的人家里面没有,另外一方面八成多的人表示想有,您怎么看?

我看了我是觉得,一个是责任很大,再一个是市场很大。

两个大。另外一个很多人都觉得,为什么你们要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推出这个“家庭应急包”,是不是有可能北京最近要发生什么地质灾害,比如说是地震,有这样的考虑吗?

防范于未然而不是现扎耳朵眼,我觉得这是一个城市和每个市民的应有的意识,只有每个家庭和每个市民,他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,这个城市才是有韧性的。

北京虽然在市区甚至到周边都有应急物资储备,但是这不够,因为我们都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,很多地质灾害应该讲70%到90%的成功脱险的人,都是源于自救和互救。再一个在灾难发生的时候,最佳的窗口第一时间,往往就是前面的几分钟,我们都知道火灾基本上是初期的五分钟左右是扑救的关键,前几分钟你的举手之劳的事,但是后几分钟以后你可能就大难临头,而且无能为力了。

源于这个所以我们要提高每个城市的细胞,也就是每个家庭对灾害的应对能力,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应急包。

另外刚才我们通过短片,另外我自己也刚才做了一个非常简短的介绍,就是现在北京市推出的应急包里面包含七项内容,但是也有人看了以后说,比如说像最重要的一些,有人认为手套、还有其他的一些包括应急的食物,并没有包含在内,未来会不会进一步的扩充?

当然一定要扩充和调整的,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,城乡应该有区别;根据不同的风险源,河边防洪水、山间防滑坡、家庭防火等等,它应该都有不同的要求。我们的期望是每个市民自己拿着包,然后跟着自己的生活需要,跟着自己的这样一个风险的面对的情况,来发展其个性功能,在这个基础上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,这样我们的防灾能力就提高了。

好,谢谢李局长,稍候我们有更多的问题给您。那么具体这样的一个“家庭应急包”里面,还要加上一些什么样的内容,我们还会继续的扩充进去,这是以后的事。那么关键这样的一个应急包,给人们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醒,就是你的自救意识到底有多少。因为现在毕竟有这样的应急包在那提醒你。那么接下去我们就来关注,这个应急包怎样才能够走进更多的家庭。

一个小小的应急包裹,背后却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在做着各项支持。根据此次北京市所公布的信息,参与此次“家庭应急包”研制工作的,包括了23个单位和65名技术、法规、营销等方面的专家。

电话采访

我们抽调的专家有一部分是北京市的,有一些是外地单位借调来的,所以他们来了之后加班加点,基本上吃住都在办公室里,这样历时将近是两个月,把65个产品的标准搞出来。现在65个标准是65万字左右,1550页这么一个规模。所以像搞这个标准,形成这么大的工作量,确实是难度很大。

目前在我国对于家庭应急物资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,家庭应急物资行业、企业、产品及规格多种多样,而相关标准也近千种之多,有的产品甚至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可参考。因此这次在组织生产这七个应急物品时,组织单位反复将市场产品进行比对、筛选、测定,最后选出最优质的产品作为企业标准予以生产。

标准制定出来之后,下一步就是组织招标工作,在招标过程当中,参与咨询的有200多家(企业),然后参与投标的50多家(企业),中标的只有16家(企业)。因为我们在招标生产商、供应商,对它的资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,这样最后把符合我们要求的优质的企业中标,最后他们再给我们提供产品。

目前在市场上,类似的应急商品并不少见,但是种类繁多的背后,是质量的参差不齐。例如一款带有收音功能的手摇充电电筒,在购物网站上的价格有着几十元到几百元的差距。而此次,除了能让市民一次性“打包”购买外,这些救命的物品也有了一定的质量保证。

这个原来是用的是活性炭,现在叫活性触媒产品,这个标识是40分钟,就是你戴上之后可以用40分钟。原来的那种活性炭的不行,那个就(能使用)几分钟,之后活性炭过滤不掉,对人的嗓子,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了。这样时间很短,大概就5分钟左右。所以现在这个(产品)就改变了短时间的情况,增加了逃生时间。

怎么去提升公众的这种自救的意识和能力,既是公民的私事,又是政府的责任,我们这回特别欣喜的看到北京市民政局能把这样的一个抽象的概念,变成了一个具体的急救包,让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它的迫切程度。

那么好,接下去我们当了解了急救包之后,就来关注一下民众对于这个急救包最关注的是什么。我们提供了几个选项,质量、数量、价格、寿命,我们可以看到超过九成的人绝大多数选择的是质量,其实非常可以理解,因为急救包是紧急的时候救人命的这样的一个东西,质量当然要最好的。

那么接下去我们就来关注一下,一个急救包里面的这个东西,它的质量标准到底应该怎么去定下来,另外这个质量标准怎么去保证?接下去我们就连线在前期研究过程中,参与专家组论证的专家组组长,北师大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的副院长武建军。武院长您好,对于公众最关心的质量问题,你们怎么能够做到它有保障,质量就是最好的。

是这样的,家庭物资、应急物资储备的质量,首先是一个要通过市场去购买的。从长远来看,市场竞争自然而然就会实现优胜劣汰,质量高的产品就生存下来了,劣质产品就会被淘汰。

您认为这是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的。那么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看到,公众最关注质量问题,你们在前期的专家论证过程中,专家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?

我们最关注的是首先在研究的过程中,发现了其实家庭物资储备本身很重要,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能够提高人们的意识,老百姓的意识。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,要储备物资的时候,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储备。家庭自身是一种,通过自己支付来储备,政府也可以来支付。但是目前这种状况光靠政府可能还是不能解决问题,因为这个量也非常的大。

好的,武院长您说到这样的一个问题,我们就再连线一下北京市民政局的李红兵副局长,李局长刚才我们也说到了怎么得到这样的一个救济包的问题,有两种意见,一种是政府一个家庭发一个,有的观点认为就应该公民自己去买,您什么意见?有没有可能让政府一个家庭发一个?

我的意见当然是,从我个人也想发,但是北京常住的市民家庭得有个五六百万户吧,一家发一套这钱说多也不多,尤其是真能用到防灾减灾的时候,那个社会效益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。但是它的核心是别人嚼过的馍是不香的,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他得有这个意识。你刚才前面说的那个调研,说八成的人想有,但是想跟行动差的很远,所以政府将不遗余力的去唤醒市民的意识,推动他们真正行动起来,然后让他们同时具备这个能力,这个时候用市场的机制让他们做好这种家庭的储备。

你觉得买可以去解决意识的问题吗?

买是不能解决意识的问题的,买是先有意识才能去买,但是买完了之后,应该后面还有一系列要跟进的事情。

那好,又说到跟进的问题。有人说因为这急救包里面,已经有说明书了,你只要按图索骥学就可以了。但是还有人说这还不够,还需要政府比如说你们,进一步让人们有了以后,还要继续去推广,您怎么看?

对,因为意识和行动这期间还有距离的,这当中实际要通过不时的演练,把这样的一种意识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要结合在一起,把它和我们日常朋友的圈要结合在一起,如果在圈里我们都互相交流,像您刚才所说的,我增加点什么新的东西,他增加点什么新的东西。通过这种定期的演练,让大家能够真正熟练的使用的时候,它才真正能发挥起来作用。

好,非常感谢李局长,其实“家庭应急包”不仅仅是一个物资,是一个标准的配备,更重要的就像刚才院长,还有局长他们共同提到,就是说这个意识上,首先要成为一个家庭的标配,这才行。我们继续关注。

您觉得备家庭应急用品有必要吗?

应该有必要,但是我的意识和境界还没有达到这一步。

如果您家里没有的话,去哪买您知道吗?

好像这方面宣传很少,没有。从电视上也看不到。

如果光给你应急包,是不是还需要别人给你应急辅导?或者这些应急包里东西该怎么用?

应该是,我觉得这种常识从小就应该培养出来,现在感觉好像很少有人告诉你。

在众多被采访者眼中,家庭应急仍然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问题。而那些在家中备有应急用品的市民,则大多是受到了此前灾难的触动。

就是上次7月份有次洪水,车被淹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,我们车里都备了。

您特意去买的吗?

对,逃生锤敲车玻璃用。

2012年7月的北京暴雨,一名车主因被困车中无法逃脱而死亡,事件发生后,用于砸破汽车玻璃的安全锤,一度成了热销商品。当时只要在某购物网站上输入安全锤、逃生锤字样后,立即就能显示出近千条相关信息,便宜的几块钱,贵的上百元。短短几天,一些网店的月销量就达到了上千件。

用(安全)锤锤(车窗)啊。实在门打不开的话,就把玻璃砸掉。

那你车里有安全锤这样的东西吗?

有的,有的。

灾难过后,也让相关部门有了反思,今年5月21号,北京市民政局向市民推出一份详尽的“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”,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每个居民家庭都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,同时强化家庭应急意识。

我们自身的防护和逃生的装备是我们第一位的,第二位的包括食品,包括水等等维持等待救援的相应的物资,是需要我们准备的。每样东西你要会用会使,才能切实的发挥它的作用。

政府发布了信息,但是对大多数市民来说,这份清单似乎还并没有进入到他们的意识中。

不知道。

我好像在小区里见过一回,然后没太注意。

在江苏泰州,去年有5000个家庭通过摇号得到了政府发放的家庭应急包,然而今年7月的一场社区应急课上,却暴露了很多老年人并不会使用应急包的问题,根据媒体的报道,很多居民甚至因为觉得用不到,将发到手的应急包放到了储藏室中。

刚才我们一直在说家庭里面需要一个应急包,其实办公室里不需要吗?其他公共场合不需要吗?我们常坐的汽车里面不需要吗?应该说中国的应急意识,还有应急包的这种意识刚刚起步,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及时的跟进。

接下去我们继续连线北师大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的武院长,武院长我们就拿云南为例,因为进入到夏天以后,你看先是鲁甸,然后这次普洱又陆续发生地震,像这样的一个地震多发的这么一个地方,他需要这种应急包,但是他又要考虑普通家庭的承受力,怎么平衡这两个之间的关系?

是这样的,像云南这个地方确实是个地震多发地,其他自然灾害也比较多发,而且经济状况还不太好,经济不太发达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要考虑自然灾害的种类,就是不一定所有的物资都要储备,对于主要灾害的物资应该储备,这是第一。

第二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家庭已有的一些物资,比如说这个里面的应急物品,应急药品,家庭一般多少有一点,要充分利用这样的一些储备物资。同时像政府在这样的地区,应该加大一些投入,对老百姓应急减灾物资的投入。

第四个还是要通过这种机制体制的创新,实现像北京这样,实现政府、家庭、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的,这么一个家庭物资应急包的这么一个机制,最终实现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
好,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解释这一切。我们老说一句话,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其实今天我们反复说的这个应急包,说的就是这个万一,万一你遇到这个事怎么办。因为不是所有的灾难都是别人遇到,你遇不到。那么今天我们说的应急包,也介绍了里面很多的东西。其实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这么一个按纽,你按下去,有了它,有了它的存在,能够让我们每一个人意识到,其实我们需要的这种自救意识,首先是这个意识问题要解决。

欢迎您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微信平台、或添加斯沃斯微信账号(SIOSI)